一般資訊

文萃選集

聯絡我們

網路連結及資源

文萃選集

華人福音派的危機

莊祖鯤

 

所謂的「福音派教會」,是指由十九世紀末「基要派」教會脫胎換骨而出的一種教會運動。基本上,這是一個組織鬆散、定義模糊的一個群體。其共通的特質是;

·        延續自十八世紀以來,約翰衛斯理、懷特菲德、芬尼、宣信、慕迪等人領導的一連串福音運動的浪潮,持守他們傳揚福音的熱誠與信念;

·        在社會參與的態度上,已經改弦易轍,由早期基要派那種退縮、消極的立場,修正為積極參與的立場,並期望藉著福音的廣傳,來轉化社會風氣;

·        在神學立場上,仍然堅持聖經無誤的正統立場,與自由派迥然有別。

1960年以來,美國福音派教會蒸蒸日上;相反地,自由派教會則日趨萎縮。這可以由各教派人數的增減,以及神學院學生人數的變化看得很明顯。尤其這些年來,超大型教會和靈恩派教會的興起,都更加助長了福音派教會的增長趨勢。

然而在這個光鮮亮麗的數字背後,福音派(特別是華人教會)是否有一些隱憂?是否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危機?英國作家狄更斯在他的名著《雙城記》開場白中的幾句話,可能是對這個時代最貼切的寫照了:

                                    這是一個智慧的時代,也是一個愚昧的世代;

                                    這是一個充滿了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感到絕望的冬天;

                                    一切似乎形勢大好,又似乎形勢大壞;

                                    我們周遭好像萬事俱備,又好像一無所有;

                                    我們好像一起直奔天堂,又好像同時朝反向而去。

 

超大型教會的「迷思」造成的誤導

在我們探討福音派的危機時,首先我們必須檢討教會的量與質的問題。換句話說,我們最看重的,究竟是量的增長?還是質的提升?

由於大眾傳媒的推波助瀾,韓國趙鏞基的教會,美國華理克的馬鞍峰教會,及新加坡鄺健雄的教會,都成為海內外華人教會競相模仿的對象。但是很少人深入地評估和檢討大型教會(mega-church)的利弊得失,其中有些似是而非的「迷思」(Myths),諸如:

l        認為大型教會聚會很熱絡,有欣欣向榮的氣氛。但是有許多研究也同時指出,大型教會中之信徒,經常讀經禱告的比例偏低,道德感(如對婚外情、墮胎的態度等)也與世俗人幾乎無異。

l        認為大型教會活動琳瑯滿目,很吸引人。但是至於這些活動是否能對參加者帶來深刻的屬靈反省?或生活行為的改變?卻不是設計這些活動的主要考慮。

l        認為大型教會的信息與大眾切身相關,容易引起會眾的認同與回應。然而那些忠於神卻未必討好人的信息,如先知們苦口婆心的呼喚,與他們對時代痛下針貶的責備,卻也從講台上消失了。剩下的只是:”You are OK, I am OK.” ,及成功神學等類的信息了。

l        認為大型教會的建築物壯觀雄偉,能吸引慕道朋友,也是美好的的見證。但是在這美麗的建築物背後,可能有許多不為人所共知的後遺症。例如:有的教會為了建堂的龐大貸款,而負債累累,甚至被迫裁撤傳道同工;有的教會為了還貸款,而使教會各種事工緊縮;還有的教會新教堂蓋好了,但會眾也已經分裂了。

雖然我們不能一筆抹殺大型教會的存在價值,但我們必須強調:大型教會未必就等於神的同在或祝福,也不是應該刻意追求的目標。值得檢討的是,許多教會領袖在推動教會走向大型教會的動機上,也可能有個人野心的參雜。我們必須捫心自問:我是在「為自己圖謀大事」嗎(45:5)?此外,將過多的資源投入在教會硬體建築上,也未必是屬靈上紮根建造的智慧之舉。所以,我認為一窩風追求發展大型教會,是受到成功神學的迷惑,係目前福音派的危機之一。

 

靈恩運動之餘波盪漾

華人的福音派教會,過去二、三十年最大的爭論,無疑是靈恩的問題。在爭論過程中,我們常常聽到將福音派與靈恩派彼此對立的說法,其實這是似是而非的。依據開頭對「福音派」的定義,大部分的靈恩派(除了過於極端的派系之外),應該是屬於福音派的一部分,而非對立的兩派。

不容否認的是,八十年代之後靈恩派的崛起,的確在教會裡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但是同時,靈恩派也成為福音派的危機之一,因為靈恩運動與民間宗教及「後現代思潮」密切相關,所以是福音派教會走向世俗化的現象之一。

基督教的「靈恩運動」的確有許多與一般民間宗教相似之處。我們可以列舉一些較明顯的特質:

·        與一般的民間宗教一樣,「靈恩運動」強調現世的需要,而非曲高和寡的「終極關懷」。在他們看來,以神醫或解夢的方式立刻解決現世、當下的問題,遠比探索永恆的真理更有「實效」。

·        民間宗教通常沒有經典,而在「靈恩運動」的圈子內,他們所偏重的也是個人主觀神秘經驗之分享,而非聖經的真理。

·        「靈恩運動」的人士,所在乎的不是對聖靈的全面認識,而是聖靈之為用;注意其實用性,而非真理的平衡與準確。所以楊牧谷認為,靈恩運動將神蹟奇事幾乎變成基督教的「巫術」,並以為只要經過某種「操練」,人人都可以「駕御」聖靈的能力。這與民間宗教的巫術近似。

·        民間宗教的特徵是「綜攝化」(Syncretism),而「靈恩運動」的教導中,有時會混雜一些異教的觀念,例如「視覺化冥想法」(Visualization)、祖先咒詛觀念等等。

 

此外,靈恩運動在1960年代之後於西方國家的蓬勃發展,也與同時間興起的「後現代思潮」相互呼應。兩者的共同特質如下:

·        後現代主義對於西方兩百年來過度強調理性思考的立場有反感,因此開始重視主觀的、個人的神秘經驗。所以在後現代思潮的影響下,信徒對靈恩運動的現象,比較開放,甚至能接受。

·        後現代主義否定絕對真理的存在,認為一切都僅是不同的「看法」和「觀點」而已。靈恩運動批評福音派對聖經真理的執著,譏之為「聖父、聖子與聖經」的三位一體觀。這種態度,也反映出後現代主義類似的觀點。

·        靈恩運動中的敬拜方式比較偏重感性,這也反映出後現代思潮中的特色。他們喜歡強調在聚會中,去感受或享受神的同在。

靈恩運動從正面來說,提醒傳統教會一些可能容易被忽略的基本人類需求(如愛心關懷、生理心理的需要等),及聖靈在各時代中的作為。但是靈恩運動在負面來說,容易失去平衡。例如在真理上偏向某些有誤導的觀點(如「成功神學」);或促成仿冒的「神蹟奇事」;還有造成教會內部的分門別類,甚至分裂。所以,我們對靈恩運動應該採取甚麼態度呢?下列的建議可供參考:

1. 靈恩運動喚醒基督徒對聖靈充滿的重視,但是正如斯托德牧師所強調的:『聖靈充滿的憑據,不是擁有祂的恩賜,而是滿有祂成熟的果子。』

2. 不要因為許多神醫聚會,或神蹟奇事都是「奉主的名」舉行的,就誤以為這些都是聖靈的工作。其實耶穌在馬太7:22-23已經警告我們,有許多人雖奉主的名行了許多異能,他們卻是主所不認識的人。

3. 不要刻意去追求行奇事的能力,因為恩賜乃是聖靈隨己意賜給信徒的,我們不可以強求。否則不僅是越權,而且會給魔鬼留地步,以至於「走火入魔」。

 

救恩神學之爭議造成的分裂

過去華人的福音派教會,除了為靈恩問題曾引起激烈爭論之外,很少為神學的立場而爭議不休。但是如今,改革宗神學卻有可能造成華人教會(特別是國內家庭教會)的大分裂。這是一個令人感到憂心忡忡的問題。

這種神學爭論在中國以外的地區並不是大問題,因為以美國為主的福音派教會,早已取得共識,可以良性地和平共存。基本上,普世的大部分福音派認為:加爾文派與亞米念派都是正統的福音信仰。兩者的神學立場雖存在著「張力」,卻是純理性所無法解決的屬靈「奧秘」,因此屬於應該相互包容的歧見。但是某些中國教會卻會因過度高舉某一派的神學立場,並將之絕對化,才使得原屬於「內部矛盾」的神學爭論,被提升為勢不兩立、水火不容的「敵我矛盾」。

其實正如開頭所說,福音派基督徒的共識之一,乃是「聖經無誤」。但是我們必須很明確地說,沒有一種系統神學體系─無論是加爾文派或亞米念派─是全然無誤的。我們容易陷入的誤區,乃是當我們談系統神學時,我們也會不自覺地將我們所認同的神學思想,視為顛撲不破的唯一真理。其實系統神學雖是以無誤的聖經為材料,卻需藉著邏輯加以分析、歸納、推演,整理成條理分明的神學體系。因此,在整過程中,就包含了好幾個「可能有誤」的因素:

l        在聖經中取材時,會因個人的偏好、宗派的傳統,或先入為主的成見,而影響我們如何取捨證明經文(proof-text),甚至會斷章取義

l        在以邏輯來推理時,有時會在聖經原意之外過度引申,而引發不必要的爭論;

l        有時會誤以為凡邏輯上「合理的」推論,就是唯一「必然的」結論;

l        誤以為人的理性與邏輯,足以了解、歸納一切有關神的奧秘,或能解決所有的神學爭論。

所以在各派所主張的「更合理」解釋上,以及哪些聖經可以支持自己的觀點上,各人都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主觀定見。在救恩論的歧異上,也是如此。西方神學家們既然深知邏輯的侷限性,所以他們能以寬容與平衡的態度,願意彼此「鐵磨鐵」地對話,來處理這些歧見。他們認為:聖經所啟示的核心教義(cardinal doctrines),如三位一體、基督的神人二性、因信稱義等,應該不容妥協。但對於非核心教義,如末世論與救恩論的一些細節,卻應該彼此包容、相互尊重。

我們必須確認:人的邏輯思惟,不可能理解神所有的奧秘。因此,無可避免的,每一種神學體系,都必然有其侷限性與可能的誤差。我們若有這種體認,就能在討論過程中,以謙虛、寬容的態度,彼此切磋琢磨。當我們在一些次要真理的細節上爭辯時,也不至於捨本逐末,破壞了基督裡的合一。

一般資訊

文萃選集

聯絡我們

網路連結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