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訊

文萃選集

聯絡我們

網路連結及資源

文萃選集    菩提樹與無花果

莊祖鯤 

        在當前多元化思潮氾濫成災的時代, 究竟基督教與其他宗教(特別是佛教)有何區別? 這是一個基督徒必須面對的問題. 使徒保羅曾概括地說:『希臘人求智慧, 猶太人要神蹟, 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林前1:22). 這代表三種不同的尋求宗教之動機與心態.

第一種心態就是想從宗教裡尋求「智慧」, 這不但是希臘人所追求的, 也是當代許多人尋求宗教的動機. 如眾所周知的, 西方哲學淵源於希臘哲學. 而英文的「哲學」(Philosophy)一詞, 就是由希臘文的動詞「愛慕」(phileo)加上名詞「智慧」(sophia)而組成的.

        無獨有偶地, 在佛教中, 佛教徒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證得菩提」. 而「菩提」(Bodi)一詞, 就是印度文的「智慧」. 據傳說, 釋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的. 因此, 在各種主流宗教裡, 最能代表這種追求智慧之態度的, 莫過於佛教了.

 

菩提樹與佛教

        由於上述原因, 菩提樹在佛教中有獨特的地位. 另一段有關菩提樹耳熟能詳的佛教典故乃是有關禪宗六祖惠能的故事. 據說當年禪宗五祖弘忍要在弟子中挑選人以傳遞衣缽時, 他要眾弟子各寫一首詩來表達自己的學習心得. 眾弟子中年齡最長、學問最好的神秀, 在眾弟子的慫恿下, 就寫下一首詩: 

                身如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免得惹塵埃.

        眾弟子都齊聲叫好, 但再也沒有人敢題詩應答. 而在廚房裡打雜又不識字的惠能, 在聽到別人唸了神秀的詩之後, 就央人在半夜也替他寫下一首詩: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翌日清晨眾弟子為這首應答詩議論紛紛, 當夜弘忍就將衣缽傳與惠能, 而成為中國禪宗的一段佳話. 從此, 北方由神秀所創的「漸悟派」, 就與南方由惠能所創的「頓悟派」分庭抗禮.

        由於智慧之獲得極為不易, 因此佛教各個門派乃各顯神通、別走奚徑. 玄奘所創的唯識宗, 強調繁雜的邏輯思維; 禪宗重視開悟; 淨土宗則乾脆一心唸佛. 宋朝之後的禪宗, 為了幫助佛門弟子開悟, 乃發展出「公案禪」、「坐禪」、「」等各種方法. 但是究竟誰才算是真正領悟了智慧?卻是難以定奪了.

        菩提樹究竟是什麼樹?從佛教觀點而言, 這並不重要. 然而從植物學的觀點來說, 菩提樹乃是屬於無花果樹(Fig Tree)科的植物. 菩提樹就是無花果樹?這一點是許多人可能沒想到過的, 但是也就使我們聯想起基督教來, 因為無花果樹在基督教的傳統中, 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無花果樹與基督教

        無花果樹在聖經中首次出現乃是在伊甸園中. 當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時, 這禁果究竟是什麼果子?聖經並未提及. 然而在西方傳說中, 往往是以蘋果來代表禁果. 然而從創世記第三章的上下文來看, 如果真的要問禁果是什麼果子?似乎無花果可能是更合理的候選人. 因為如果禁果是蘋果, 那為何亞當要跳下蘋果樹, 去找無花果樹的葉子來編做裙子遮體?

        另外一段有關無花果樹的故事出現在約翰福音第一章. 當腓力將他的朋友拿但業帶來見耶穌時, 雖然拿但業對耶穌出身於拿撒勒的背景頗為不屑, 但是耶穌卻稱讚他為「真以色列人」, 並且表明當拿但業還坐在無花果樹底下時, 耶穌就已經看見他了. 拿但業立刻改變態度, 並稱耶穌為「神的兒子」(1:49). 但是究竟拿但業當時坐在無花果樹底下幹什麼?聖經並未交待. 但是我們不禁聯想起曾坐在無花果樹底下冥想的釋迦牟尼.

        雖然新舊約聖經中還有許多有關無花果樹的比喻, 但是多數與智慧無關, 也就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 但是如果無花果樹真的就是那伊甸園裡的「分別善惡樹」, 那麼無花果樹就是所謂的「知識樹」或「智慧樹」嗎?基督教真的將知識或智慧視為「禁果」嗎?換句話說, 基督教是「反智」的嗎?

 

基督教與智慧

        其實當保羅表明「希臘人求智慧, 我們卻是…..」時, 似乎強調一種涇渭分明的立場. 但是我們需要仔細來探討這個問題. 首先, 保羅曾同時表明基督徒也講智慧(林前2:6-7). 事實上聖經中有相當的篇幅就是屬於「詩歌智慧書」, 箴言就是典型的代表作. 在箴言中, 智慧甚至被「擬人化」, 參與了創造之工(8:22-31); 智慧也是信徒應該竭力追尋的至寶(2:1-4; 3:13-21). 保羅書信也常為信徒得智慧而代禱(1:9; 西1:9).

但是為何保羅要表達這種涇渭分明的立場?因為保羅所說的這種屬靈智慧, 與世人所誇耀的智慧是有所不同的.

世俗的哲學家們常以淵博的知識、嚴密的邏輯思惟及深奧的哲理誇口, 甚至以自己建立的哲學來否定神. 但是哲學家往往是言行不一的. 難怪丹麥存在主義哲學家祈克果曾以嘲諷的口吻說:『哲學家只是一些蓋大廈的建築工人, 他們蓋龐大的思想體系讓人去住, 自己卻住在破工寮裡.』例如尼采的「超人哲學」固然風靡一時, 在年輕人中更廣受歡迎. 人們所忽略的是, 他自己卻因精神分裂症而抑鬱以終. 因此保羅要表明態度:「希臘人求智慧, 我們卻是…...

另外還有些宗教(如古希臘宗教及印度教)所強調偏重藉神秘經驗(如神諭)來獲取智慧; 中國禪宗則強調以直覺思考來取代邏輯思惟, 作為領悟智慧的捷徑. 凡此種種, 都與基督教所追求的智慧大相逕庭.

首先, 基督教所強調的智慧與神對人類的救贖計劃有關, 保羅有時稱之為神的「奧秘」(3:3-9). 至於一般人所看重的如何待人處世之「人生智慧」(如箴言所列舉的), 既不是聖經的重點, 也未必是基督教所獨有的. 傳道書的作者曾感嘆「智慧無用論」(1:16-18; 2:12-21), 他所說的智慧, 也就這種「人生智慧」, 並不是有關救恩的智慧.

其次, 這有關救恩的智慧之核心, 就是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 這在不信的人看來, 似乎是愚拙, 卻顯出神的智慧. 因為神藉著人的「無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來彰顯神的大能; 用基督的死, 換取人「得永生」的恩典. 這種弔詭式(或稱「悖論」)的真理, 顯示出神的大智慧.

結 語

所以, 基督教並不是反智的宗教. 相反地, 基督教強調尋求真智慧. 耶穌曾咒詛一棵沒有果子的無花果樹(21:18-19), 以致於那棵樹就枯乾了. 我們必須自問:我們所尋求的「智慧樹」, 有真智慧的果子嗎?這才是關鍵的所在.

 

一般資訊

文萃選集

聯絡我們

網路連結及資源